送费梦臣北上并简十八丈

桃花新水涨湖头,今日南风起戍楼。

云近紫台龙虎气,春回青海凤鳞游。

箫韶美颂从容上,光范长书次第投。

为问湖南名奉使,绿衣骢马正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送费梦臣北上并简十八丈》由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与友情的主题。首句“桃花新水涨湖头”,以桃花盛开、湖水上涨的景象开篇,营造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启程的旅程充满希望与活力。接着,“今日南风起戍楼”一句,将送别的场景置于边关戍楼之中,南风起时,不仅带去了温暖的气息,也预示着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云近紫台龙虎气,春回青海凤鳞游”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紫台代表皇宫,龙虎气寓指帝王之气,而青海则象征遥远之地,凤鳞游则比喻人物的风度与才华。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箫韶美颂从容上,光范长书次第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箫韶美颂象征着友人的美德与才华,从容上则表达了对友人处世态度的赞美;光范长书次第投,则寓意着友人将不断留下光辉的足迹,其影响将长久流传。

最后,“为问湖南名奉使,绿衣骢马正风流”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也是对其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绿衣骢马,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出行的英姿,正风流则表达了对友人风采的欣赏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对友人品格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留别浯溪诸友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高秋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相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千樯立,沧海潮来万马驰。

倚棹歌阑离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形式: 七言律诗

玄霜台为吕希颜赋

仙家楼若有玄霜,无奈今宵月色凉。

露下金茎仙掌白,光生玉兔雪眉苍。

道人醉写榴皮字,仙客饥分宝屑粮。

爱我西阑吹铁笛,碧云千里雁飞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吕希颜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

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

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

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春江渔父图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