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

垂垂白发老成魔,异类中行罪过多。

业债既深偿未足,又拖犁杷出烟萝。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翻译

满头白发的老者仿佛成了恶魔
在异族中他的罪孽太多

注释

垂垂:形容头发稀疏、下垂。
老成魔:形容因年老而显得阴险邪恶。
异类:指不属于正常群体的人。
罪过多:犯下的过错或罪行很多。
业债:佛教用语,指前世或今生的罪业所形成的债务。
偿未足:偿还的不够彻底。
犁杷:农具,这里象征艰辛的劳作。
烟萝:山间雾气缭绕的藤蔓,象征隐居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他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修行的沧桑。"垂垂白发老成魔",形象地表达了他历经世事后的疲惫与超脱世俗的复杂心境,仿佛被生活磨砺成了一个"魔",不再是单纯的僧人形象。

"异类中行罪过多",这里的"异类"可能指的是僧人与世俗社会的对比,暗示他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犯下了一些过错或未能完全遵循戒律。这句诗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反省。

"业债既深偿未足",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背负的罪孽深重,赎罪之路漫长而艰辛,尚未达到彻底解脱的状态。"业债"一词,常用来比喻过去的罪过和因果报应。

最后,"又拖犁杷出烟萝",以农耕的意象作结,寓言僧人仍在尘世中劳作,试图通过苦修来偿还业债,即使身处佛门,也未能完全脱离世间纷扰。"犁杷"象征着艰辛的劳作,"烟萝"则代表了世俗的红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的形象,展现了修行者在面对罪孽和赎罪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体现了佛教中因果轮回和修行不易的主题。

收录诗词(182)

释普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七)

二千年前,毗蓝园里。地动山摇,祸胎忽起。

云门瞎棒打不死,后代儿孙空切齿。

休切齿,杓柄短长,浇泼在你。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二)

春风卷春雨,春树生春烟。作家相见不谈禅。

天寒烧榾柮,云外煮清泉。

更有一般风味在,从来附子出西川。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一)

拔地凌霄峰,嵯峨倚寥泬。

一夜天风忽吹折,木马悲嘶,石人哽咽。

晓来云散谷风清,千古虚堂照明月。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五)

十五日已前,银山铁壁。十五日已后,铁壁银山。

正当十五日,一尘不立天地宽,那知更有上头关。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