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谣

寒梅零落春雪洒,萧娘腰瘦无一把。

淡黄杨柳未成阴,何人已系青骢马。

画楼深处迎春归,鞦韆影里红杏肥。

濛濛花气湿人面,东风吹冷轻罗衣。

衣上粉珠流不歇,暗解翠裙花下摺。

殷勤莫遣燕子知,会向人间报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鞦韆谣》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少妇的闲情画面。首句“寒梅零落春雪洒”,以梅花凋零和春雪飘落,营造出早春的冷寂氛围。次句“萧娘腰瘦无一把”,通过女子的纤细身姿,暗示其内心的敏感与孤独。

“淡黄杨柳未成阴”描绘了初春柳树的嫩绿,与前文的寒梅形成对比,预示着生机的到来。“何人已系青骢马”则引入了一丝期待与期盼,不知是谁已经备好马匹,暗示着可能的外出或约会。

“画楼深处迎春归,鞦韆影里红杏肥”描绘女子在画楼中等待春天归来,同时在鞦韆的摇曳下欣赏满树繁花,生活充满诗意。接下来,“濛濛花气湿人面”写出了花香四溢,春风拂面的场景,而“东风吹冷轻罗衣”则暗示了春寒料峭,女子的衣裳也显得单薄。

“衣上粉珠流不歇,暗解翠裙花下摺”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花下轻轻解衣的动作,可能是为了凉快或是准备迎接某人的到来。最后一句“殷勤莫遣燕子知,会向人间报风月”,女子嘱咐不要让燕子察觉她的秘密,因为燕子可能会将她的闺中之情传递给世间,寓意着她对美好情感的珍藏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元代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微妙情感,语言优美,意境含蓄。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皂林道中

春溪野鸭肥可射,幽树阴深叫山鹧。

远人三月酒船归,柳絮飞时杏花谢。

行行水竹与云林,往往人家或僧舍。

小官便欲赋《归来》,何处买山钱可借。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江南乐

江南乐,春水红桥满城郭。

出门不用金马络,门前画船如画阁。

绿纱虚窗春雾薄,隔窗蛾眉秋水活,翡翠冠高罗袖阔。

楚舞吴歌劝郎酌,紫竹瑶丝相间作。

船头柳花如雪落,船尾彩旗风绰绰。

秉烛夜游随处泊,人生无如江南乐。

形式: 古风

江南怨

江南怨,生男远游生女贱。

十三画得蛾眉成,十五新妆识郎面。

识郎一面思犹浅,千金买官游不转。

侬家水田跨州县,大船小船过淮甸。

买官未得不肯归,不惜韶华去如箭。

杨花扑檐飞语燕,疏雨梧桐闭深院,人生无如江南怨。

形式: 古风

登歌风台

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

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

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

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