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二首(其一)

看饮逢歌日屡曛,我身何似系浮云。

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在饮酒歌唱中日子常常接近黄昏,我的生活怎像那无根漂流的云。
世俗之人无法理解山野僧人的心意,我将返回溪边,与飞鸟为伴。

注释

看饮逢歌:在饮酒和唱歌的场合相遇。
日屡曛:日子常在黄昏时刻。
我身:我的生活或自我。
何似:怎么像。
系浮云:被拴住的浮云,比喻不稳定、无定所。
时人:当时的人,指世俗中人。
不解:不理解。
野僧意:山野僧人的想法或心境。
归去:返回。
溪头:溪水边。
作鸟群:与鸟群为伍,比喻过着自然无拘束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皎然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自在。"看饮逢歌日屡曛",这里的“逢歌”指的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篇《饮酒》,通过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自己醉心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我身何似系浮云"则是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如同浮动在空中的云朵,没有固定之所。

"时人不解野僧意"暗示了诗人与当世俗人观念的差异,"野僧"通常指的是隐逸者或道士,他们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而非普通人能理解。"归去溪头作鸟群"则是比喻诗人归隐后的自由自在,如同鸟儿聚集在山谷之中,随意飞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自我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皎然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戏题二首(其二)

喧喧共在是非间,终日谁知我自闲。

偶客狂歌何所为,欲于人事强相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舟行怀阎士和

二月湖南春草遍,横山渡口花如霰。

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霰]韵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望君不见复何情,野草闲云处处生。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