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梅村集

六朝金粉擅风流,射策东堂片玉收。

事去不无江总恨,宦成薄有杜陵愁。

凄凉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

宝玦飘零红袖泣,几多哀艳为君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刘墉的《读吴梅村集》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吴梅村及其作品感慨的诗。首句“六朝金粉擅风流”以六朝繁华的历史背景起兴,暗示吴梅村才情出众,如同六朝时期的文人墨客般风流倜傥。次句“射策东堂片玉收”则描绘吴梅村科举得意,才华横溢,如得珍宝。

第三句“事去不无江总恨”,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总的典故,表达对吴梅村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遗憾。第四句“宦成薄有杜陵愁”则借唐代诗人杜甫的愁绪,感叹吴梅村虽然官位显赫,但仍难掩心中的忧虑和哀愁。

第五、六句“凄凉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通过秦淮河畔的凄凉音乐和易水边的悲壮歌声,渲染出一种沉郁的历史氛围,寓言吴梅村作品中深沉的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宝玦飘零红袖泣,几多哀艳为君留”描绘了读者在品读吴梅村诗集时的感动,仿佛看到那些哀艳的文字中凝聚着吴梅村的才情与情感,令人动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吴梅村的诗集进行解读,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

刘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之风。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 字:崇如
  • 号:石庵
  • 生卒年:1719~1804

相关古诗词

武昌怀古

大别山前江水横,烟波江上古今情。

王敦不忌温忠武,刘表翻嫌祢正平。

城郭人归云未散,汀洲春绿草还生。

秋风吹梦潇湘浦,回首南楼月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早至盱城

秋风瀑布吼飞泉,高下归帆趁早天。

望断浔阳飞不到,北风偏入下江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钟岭早行

旅馆夜凄清,村鸡唤晓行。

山寒风有力,霜重叶闻声。

仆仆山川意,悠悠天地情。

今年余几日,犹自滞归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西曹南旋

解佩东归去,春江正绿波。

祇因开菊径,兼要著渔蓑。

居士陶元亮,神仙张志和。

红尘十丈里,谁听濯缨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