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师日韵二首(其一)

佳士温其玉,相亲意豁如。

窗前千个竹,灯下一编书。

交道无穷达,人情自密疏。

清风明月夜,或可访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有位君子温文尔雅,彼此关系亲密无间。
窗前有无数翠竹,灯下正静静阅读书卷。
交往之道深远无尽,人间情谊时而紧密时而疏远。
在那清风明月之夜,或许你能来访我的小屋。

注释

佳士:有品德高尚的人。
温其玉:温文尔雅。
相亲:关系亲密。
豁如:无隔阂,亲密无间。
窗前:窗户前面。
千个竹:众多竹子。
编书:一本或多本书。
交道:人际交往。
无穷达:深远无尽。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密疏:紧密或疏远。
清风明月夜:宁静美好的夜晚。
访:拜访。
吾庐:我的房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开篇"佳士温其玉,相亲意豁如"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之人的赞赏,这些人就像温润的美玉一样,使人感到亲切和愉悦。他们之间的交往自然而不做作,情谊浓厚。

接下来的"窗前千个竹,灯下一编书"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窗外成千的竹子在月光或星光下轻轻摇曳,而室内的灯光温暖,是阅读和书写的理想环境。这既反映了诗人的清高品味,也体现了他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

"交道无穷达,人情自密疏"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万象万变的洞察。虽然人们相互之间的往来接触看似繁多,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深入了解的人却很少。这句话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的淡然和超脱。

最后,"清风明月夜,或可访吾庐"是诗人的邀请。诗人在这宁静而美丽的夜晚,邀请知音来到自己的住所,这里有清风和明月作伴,也许能找到一份难得的精神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深层次人际关系的渴望。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通斋密窝韵二首(其二)

密密窝中克己私,人心才动最惟危。

诚身有道须明善,暗室之中莫自欺。

凛凛知风知显处,兢兢不睹不闻时。

圣师欲到无言地,子贡当年也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通斋密窝韵二首(其一)

密密窝中养妙倪,恐因题扁被人知。

了无声臭谁能测,纵有神明岂足窥。

此外不忧还不惧,于中何虑更何思。

浩然一气充天地,谁道吾侪老未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得全喜雪韵(其二)

瞻彼西山紫翠间,百年遗族备艰难。

一区济济虽孤立,万物原原得静观。

举世莫知黄发贵,何人肯伴白云寒。

相将共折长亭柳,况是残梅已著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得全喜雪韵(其一)

天道流行自有经,一冬常燠大无伦。

临期飞雪粗成冷,只隔明朝便是春。

窗外晓山高积玉,梦回夜月更铺银。

玄冥恰似轮台悔,改过虽新已误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