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废床褥一夜不能寐感怀

问野居然见异同,此心江汉共朝东。

上天下履经维外,死别生离感慨中。

已悉华夷知大孝,幸垂日月照诸忠。

湛恩岂靳轮台诏,宽与孤嫠泪息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瘫废床褥一夜不能寐感怀》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以及宇宙间大义的深刻感悟。

首联“问野居然见异同,此心江汉共朝东”,以田野为背景,描绘出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其异,但又共同朝着东方的江汉奔流不息,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共同追求的目标。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与统一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颔联“上天下履经维外,死别生离感慨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上天与下地,代表着生命的起点与终点,而“经维”则暗示了生命旅程中的各种经历。这一联通过生死离别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过程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颈联“已悉华夷知大孝,幸垂日月照诸忠”,将话题转向道德伦理。这里的“华夷”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大孝”指的是对父母的深厚敬爱,“日月”象征着光明与永恒。这一联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认为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忠诚的坚守都是人类共通的价值观。

尾联“湛恩岂靳轮台诏,宽与孤嫠泪息红”,以“湛恩”(深恩)和“轮台诏”(古代帝王的诏书)为喻,表达了对君主或领导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施以仁慈,宽待孤寡之人,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关怀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生命体验、道德伦理和社会关怀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内涵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申冬右手足忽废弥月始复书怀

柴瘠筋骸巳自知,却分右半与偷儿。

恐书绝笔获麟会,尚想张罝猎兔时。

人面每怜夔一足,山堂空忆树连枝。

适来药物功寻奏,约伴云庄重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病中忆石潭昆季

为缠末疾岁将穷,过尽纷华与化工。

细草烟村悬抱犊,碧江秋水见归鸿。

吟边野色云晴外,竹里棋声午梦中。

濩洛素怀深耿耿,倚松无语对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述

散尽轻寒与木绵,踏晴随意历风烟。

新桃得酒销春帐,老屋临沧结素缘。

食荔每怜天一借,服松真许诀相传。

何当石枕云庄下,读遍南华内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申冬地震昼黑纪事

自冬积雨春仍似,地震昼昏殊可怜。

南下奏书方几捷,北来消息又三边。

乞山不断忧时感,脱屣终抛住世缘。

最苦斯生无酒量,末由长醉谢焦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