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声不定在何边,起视长堤树影偏。
客恨不如风里树,一枝吹落向南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皖口阻风二首(其二)》中的一句,描绘了船行于江面时,风向不定带来的感受。诗人通过观察风吹动长堤上的树影摇曳,暗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他将自己的心情与风中的树相比,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愁绪,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风中的树枝,被吹向未知的南天,无法自主。整句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不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微月斜阳影已低,霜风四起夕凄凄。
乌生两翼不飞去,只在白门城上啼。
问君此去欲何之,江北江南各一涯。
南北即从今日别,销魂不在渡江时。
度岭穿林境孰如,怀人遥望片云居。
应知寂寞禅关里,一树梅花共岁除。
山下层层起暮烟,山中一点佛灯燃。
僧家功课如常事,只有朝昏无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