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晓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

城闇云雾多,峡深田地窄。

宵灯尚留燄,晨禽初展翮。

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默默又默默,东楼没有过夜的客人。
城市昏暗云雾多,峡谷深深田地狭窄。
夜晚的灯火还亮着,早晨的飞鸟刚开始展翅。
想要知道山的高低,却看不见东方破晓的白色。

注释

脉脉:形容含情默默地样子。
宿客:过夜的客人。
城闇:城市的昏暗,指夜晚。
峡深:峡谷深邃。
田地窄:耕地狭窄。
宵灯:夜晚的灯火。
留燄:火光残留。
晨禽:早晨的鸟类。
展翮:张开翅膀,指飞翔。
欲知:想要知道。
山高低:山的海拔高度。
不见东方白:看不到东方天空变亮,意指天未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早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和内心的感慨。"脉脉复脉脉"四字,设定了整首诗的节奏和氛围,以一种悠扬而有力的韵律引出东楼的孤寂景象。

"城闇云雾多"一句,通过对城外云雾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与封闭的感觉,强化了东楼的孤独感。紧接着的是"峡深田地窄",进一步渲染了山峡中的幽深和狭窄,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封闭与静谧。

宵灯尚留燄"表明夜色未褪,而晨禽初展翮,则预示着白昼即将到来。这些细节描写不仅映照了时间的流转,也反射出诗人内心对于光阴变幻的感受。

最后,"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这两句,通过对山高与否的探询,以及对东方白昼未现的描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在早晨的寂寞中,对世界之广阔和自我之渺小的感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一种写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东溪种柳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形式: 古风

东墟晚歇

凉风冷露萧索天,黄蒿紫菊荒凉田。

绕冢秋花少颜色,细虫小蝶飞翻翻。

中有腾腾独行者,手拄渔竿不骑马。

晚从南涧钓鱼回,歇此墟中白杨下。

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谁言渭浦栖迟客,曾作甘泉侍从臣。

形式: 古风

仙娥峰下作

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

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

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青崖屏削碧,白石床铺缟。

向无如此物,安足留四皓。

感彼私自问,归山何不早?

可能尘土中,还随众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仙游寺独宿

沙鹤上阶立,潭月当户开。

此中留我宿,两夜不能回。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从今独游后,不拟共人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