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望玉山》由清代诗人黄清泰所作,描绘了玉山之巅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
首句“浮岚高捲日初生”,以动态的画面展现清晨景象,晨光初破云雾,阳光洒落,山岚被卷起,透露出一种清新而充满生机的气息。次句“一片晴光照眼明”,进一步强调了阳光的明亮与照耀,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仿佛能直接感受到那温暖的光线。
接着,“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玉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积雪依然未融,而层层冰霜却在四季中形成,展现出玉山气候的独特与神奇。这种景象既令人惊讶,也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两句,通过比喻和想象,将玉山的美景与历史故事相联系。诗人将山间云雾比作飘逸的白练,虽非吴市的繁华景象,却自有一番静谧之美;同时,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胥涛(传说中越王勾践的战船)向越城航行的意象,表达了对玉山美景的无限遐想与赞美。
最后,“大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两句,以哲理性的思考收尾。诗人认为,玉山的美丽与独特,是天地造化之功,无需外界干扰或惊扰,它自有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力量,引人深思。这不仅是对玉山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存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玉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宇宙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