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颜光猷的《宿蟠龙山法海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山势蟠龙敞一门”,以龙的姿态比喻山势的雄浑,门户洞开,显出寺庙的宏伟与通透。次句“天花历历蹑云根”则运用了夸张和想象,将寺内景象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仙花踏着云雾而来,增添了神秘感。
“秋高露湿双松白”描绘了秋日夜晚,月光下松树洁白如霜,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清凉。接下来,“夜静镫寒一殿昏”通过“夜静”、“镫寒”和“一殿昏”渲染出深秋寺庙的寂静与冷寂,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氛围。
“石景山前还系马,秘魔崖上更啼猿”两句,通过写实的马匹和远处传来的猿啼,展现了山间生活的生动与自然生态,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偏远与人迹罕至。
最后,“何当同鼓西山屐,粮尽今朝且莫论”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共游的愿望,即使面临粮食短缺,也暂且放下忧虑,享受当下与自然的亲近。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环境,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