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临平二首(其一)

临平放目渺无涯,莲荡蘋汀不钉牌。

雪后轻船四捞漉,断芦残荻总成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翻译

站在临平眺望远方,视野开阔无边无际
莲叶荡漾的湖面和长满萍草的小洲,没有固定的标识

注释

临平: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渺无涯:广阔无垠,形容视野开阔。
莲荡:长满莲花的池塘。
蘋汀:长满浮萍的水边平地。
不钉牌:没有设立路标或指示牌。
雪后:下雪之后。
轻船:小船,因为有雪所以显得轻盈。
捞漉:捞取漉干,可能是清理积雪后的水面。
断芦:折断的芦苇。
残荻:枯萎的荻草。
总成柴:都成了燃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开篇“临平放目渺无涯”一句,以“临平”作为视角,将目光投射到辽阔的水面上,“渺无涯”形容湖水之广阔,无边无际,给人以壮丽、宁静并存的感觉。紧接着“莲荡蘋汀不钉牌”一句,则转向描绘湖中的莲藕和蘋蔽,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也隐喻着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下片“雪后轻船四捞漉”一句,以雪后的清冷气氛为背景,描绘出轻舟在静谧湖面上划行的情景,“四捞漉”可能是指舟中人用网捕鱼的动作,或许象征着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最后“断芦残荻总成柴”一句,则将断裂的芦苇和剩余的荻草收集起来变为柴火,既是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描写,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知识和经验的珍视,不弃任何有用的东西。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以及对生活中每一份资源都加以珍惜的态度。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临平莲荡四首(其四)

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

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过临平莲荡四首(其三)

朝来采藕夕来渔,水种菱荷岸种芦。

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后合成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过临平莲荡四首(其二)

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

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临平莲荡四首(其一)

莲荡层层镜样方,春来嫩玉斩新光。

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虾过别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