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石凝虚笋,旌旗落暗尘。
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废弃的景象。"金石凝虚笋",这里的“金石”可能指的是陵墓前的装饰或是陵墓本身,“凝虚笋”则形容其坚固而又孤独地矗立在虚无缥缈之中。"旌旗落暗尘",旌旗原本是用来显耀军威的,现在却沾满了灰尘,显示出一片荒凉与被人遗忘的情景。
接下来的"唐尧遂不见",提到了古代的圣王尧和唐,这里可能是在感叹过去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最后的"空有进羹人","进羹"原本是指朝廷中的官员向皇帝献上祭品或贡品的行为,但在这里则可能暗示着陵墓周围只有那些为了供奉而来的仆从或守陵人,而真正的英主早已不在。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与现实荒凉状态的对比,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历史沧桑。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
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北户静无尘,萧萧玩翠筠。
此时刀笔手,惭愧杀青人。
孤节区区是爱君,危言未达已危身。
豺牙虎爪铦于剑,不为诗人食谮人。
素瑟朱家古韵长,有谁流水辨汤汤。
东家学嗜蒲菹味,蹙頞三年试敢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