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云楼言情草》,为罗孝子题

开卷见题便凄绝,满纸模糊尽泪血。

我欲读之声忽咽,蓼我忍听王裒说。

一句一字何悲切,知是哭声是音节。

言有尽兮情不竭,满山哀韵啼春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盼云楼言情草》,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以“罗孝子”为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哀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思念,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开卷见题便凄绝”,一开头就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氛围,仿佛读者还未触及文字,就已经感受到了那份难以言喻的哀伤。“满纸模糊尽泪血”,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强烈与真挚,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泪水与痛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我欲读之声忽咽”,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即使是阅读,声音也变得哽咽,无法平复。这不仅是对罗孝子情感的描写,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哀悼。

“一句一字何悲切”,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悲痛,这种悲切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更深入到了每一个音节之中,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低沉的哭泣声。

“知是哭声是音节”,这句话巧妙地将情感与音乐联系起来,哭声与音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与释放。

“言有尽兮情不竭”,尽管话语可能有限,但情感却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即使是最简单的言语也无法完全表达出内心的全部情感。

“满山哀韵啼春鴂”,最后,诗人用自然界的鸟鸣来比喻人内心的哀伤,春鴂(即杜鹃)的啼叫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是对逝者的呼唤,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综上所述,《盼云楼言情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罗孝子及其所代表的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爱情、失去与怀念的普遍情感体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触动人心,成为了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兰册》

葳蕤自空谷,素心托高寄。

结根绝滓尘,凡艳空红翠。

何人挥彩毫,朱墨纷游戏。

画家工渲染,九畹出殊致。

昔闻芝五色,云葩献奇瑞。

岂与善人居,臭味真无二。

着色描阶庭,春风竞佳丽。

黄磁绮石间,化工好位置。

形式: 古风

题子良明府《诗意图》

宦情离绪两攒眉,此意苍茫只托诗。

记得初来犹黑发,依然相对讶吟髭。

梦中君未忘莲社,画里人应感浚仪。

好傍旃檀龛白傅,慧光无限照江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羽可舍人怡云楼见怀韵

薇省吟诗满药栏,归来松菊有余欢。

经纶且为园亭用,培植还将草木看。

谁念蓬蒿秋寂寞,亦知琼玉夜高寒。

闲云自在天寥廓,何日登楼共纵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徐荆山同年重阳见怀次韵

浮云闲看本空虚,松菊依然满敝庐。

我欲闭关谁送酒,君方作赋且停车。

千秋际遇才人序,一纸殷勤老友书。

回首燕云离聚感,归来犹喜共林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