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大通驿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早晨的浓雾刚刚散去,东边的太阳还没有升起。
青烟袅袅,遥望前方市镇依稀可辨;被朝霞染红的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
风吹过江面,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注释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的瞬间变化。"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形象地写出晨雾初散,太阳尚未完全升起的朦胧景象,透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出远处市集的轮廓和近处红树映照在弯曲水湾的动态画面。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进一步描绘了江面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而轻盈的云朵飘过九子山峰,显得江天相接,景色宜人。最后两句"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诗人以画家的视角,赞叹自然景色如同画作一般,浓淡有致,恰如荆浩、关仝等山水画大师的精心构图,表达了对自然美的高度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查慎行的《早过大通驿》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通过对早起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无异睹之心恻而作是诗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资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秦邮道中即目

不知淫潦啮城根,但看泥沙记水痕。

去郭几家犹傍柳,过淮一带已无村。

长堤冻裂功难就,浊浪横侵势易奔。

贱买河鱼还废箸,此中多少未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