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衡州太守

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

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

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宋朝黄裳所作的《送衡州太守》,以送别为主题,寓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深沉的惜别之情。

首联“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描绘了友人多次在朝廷相聚后又分别的情景,玉皇香的香气在人群中飘散,隐喻着友情的深远和离别的伤感。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情比作香气,即使分离,也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颔联“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描述了友人即将前往新任地的场景。"桂玉"常用来比喻官员的显赫地位,“泛隋水”、“穿楚云”则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与祝福。

颈联“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祝愿。岣嵝山与禹志、蒹葭江与韩文,都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意味着友人此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探索与传承。这一联既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作为的期待。

尾联“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以南飞的大雁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景象,而“先向秋风得使君”则寄托了希望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如秋风般带来变革与生机的愿景。这一联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旅程的深情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送袁志行户曹

十年场屋费才华,谩有诗名子可嗟。

未入儒林升俊造,且行春雨到天家。

远乘泽国三秋月,高跨天河八月槎。

道阻且长瞻不及,空吟霜露满蒹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吕梦得

壮年场屋便归休,趋向逍遥独自游。

贫后谁知心匪石,老来犹更气横秋。

人无直道君难合,诗有清风我怕酬。

香爇一炉经一卷,红尘应是懒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其一)

近将馀事作东湖,公外閒来物外居。

莲吐花时看晋社,桃随流处得秦渔。

放怀把酒须寻友,适性垂纶岂问鱼。

报我故人三乐意,翠珉新刻右军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其二)

月华西下日华东,闪闪湖光渺渺中。

天地会通银色界,亭台还合水晶宫。

披襟望处清生白,穿径游时翠引红。

自许此生心已了,湖山尤称道家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