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梅花

紫云飘堕,正黄昏三弄,临风呜咽。

照影惊鸿修竹暮,一树幽香清绝。

翠袖笼寒,玉肌带晕,漫说经霜雪。

巡檐低问,林梢飞上新月。

应念雨约云期,横波悄注,未忍轻攀折。

只恐芳华容易减,浪惹去蜂来蝶。

枝老肥红,阴浓瘦绿,便是愁时节。

更持残烛,拍歌肠断将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梅花》由清代诗人李恰所作,描绘了梅花在黄昏时分的静美与哀愁。

开篇“紫云飘堕”,以紫云的飘落渲染出黄昏的氛围,紧接着“正黄昏三弄,临风呜咽”,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以情感,仿佛它在黄昏的风中轻轻哭泣。接下来“照影惊鸿修竹暮,一树幽香清绝”两句,以“惊鸿”比喻梅花的优雅,与修竹相映成趣,突出其清幽之香,令人陶醉。

“翠袖笼寒,玉肌带晕,漫说经霜雪”几句,细腻地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与美丽,即使经历了霜雪的洗礼,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巡檐低问,林梢飞上新月”则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关注,仿佛在月下漫步,与梅花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应念雨约云期,横波悄注,未忍轻攀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担心它的花期短暂,不愿轻易触碰。而“只恐芳华容易减,浪惹去蜂来蝶”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易逝之美,以及它吸引蜜蜂蝴蝶的自然魅力。

最后,“枝老肥红,阴浓瘦绿,便是愁时节”一句,通过对比枝干的老与花朵的红,以及叶子的浓与枝条的瘦,暗示了梅花在盛极之后的凋零,引出了“更持残烛,拍歌肠断将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24)

李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荏平感旧

西风吹上潘郎鬓,添来旧愁无数。

笛里关山,尊前月露,酒醒曾闻残语。

哀丝乍诉,记人间幽期,斗增别绪。

两载重来,鞭丝空自渍尘土。

凄凉怕寻往梦,怅随风柳絮,已将春去。

桂冷惊寒,蓬飘怨远,莫问相逢何处。

征鞍暂驻,笑满眼筝琶,都非前侣。

且自孤吟,和虫阶细谱。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高阳台.邵陵途次得舍弟书,却寄并呈彭暄午

寒月凄魂,湖波荡魄,残年万里归来。

三载征轮,团圞算是今才。

浮云便有看山兴,约同心,吊古荒台。

渺尘埃,钴鉧潭边,一片苍苔。

萍踪已分飘零惯,只长头弱弟,愁抱难开。

霜鬓无情,那堪镜里潜催。

秋风屡负连床约,促飞鸿、急响凄哀。

悄裴徊,知否邮亭,一样羁怀。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满江红.登双清亭同暄午作,用吕圣求体

蠡道千盘,孤亭在、江心矗峙。寥天阔、四围云水。

林翠静从栏槛落,幽峦峭共楼台倚。

数归帆、无数夕阳明,微风起。襟袖润,空漾里。

歌啸发,樽晷底。剔苍苔遗碣,手扪残字。

宝墨苍凉罍旧渺,白波浩荡浮生寄。

访灵踪、吾欲结茅庵,从兹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眉妩.香河初度书怀

怅燕台春寂,楚泽书沈,三载客游倦。

马齿看迟暮,金风起,星星尘鬓催换。

百年渐半,问病魔何事依伴。

猛追省,莫铸回头错,老身世蓬转。往事重重虚幻。

把意根细扫,情蒂轻剪。

忽忆平湖杳,长空外,关山惊被兵燹。梦魂怯远。

料故园、三径秋怨。怕醉倚阑干,高树咽、蝉碧断。

形式: 词牌: 眉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