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春风欲裂石,春云如鼓涛。

况复横来雨,檐溜声连宵。

畸人早盥帻,散目临亭皋。

挽折户外柳,吹残竹间桃。

慨然念芳物,摧抑适所遭。

因之感时节,幽愤空忉忉。

少年亦弃置,自引瓶中醪。

醉后眼生缬,孤坐清吟高。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的力量似乎能穿透石头,春云像鼓起的波涛翻滚。
更何况还有横扫而来的雨水,屋檐上的滴水声整夜不断。
孤独的人早早地洗完脸,打开眼睛望着池塘边的亭子。
在户外折断柳枝,让竹林中的桃花凋零。
感慨万千,想到美好的事物遭遇摧残,不禁心生哀伤。
于是,我因这季节变换而感慨,内心的苦闷只能独自承受。
年轻的我也被遗忘,只能自我安慰,喝着瓶中的酒。
醉后眼中模糊,独自坐着高声吟唱。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石:坚硬的石头。
春云:春天的云彩。
鼓涛:像鼓点般的波涛。
檐溜:屋檐上的滴水。
盥帻:洗脸整理头巾。
亭皋:池塘边的亭子。
柳:柳树。
桃:桃花。
芳物:美好的事物。
幽愤:深藏心中的愤慨。
少年:年轻的时候。
瓶中醪:瓶子里的酒。
缬:视觉模糊。
清吟:清脆的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春风欲裂石,春云如鼓涛”两句,以强烈的动词“裂”、“如”形容春天的气势之大,给人以磅礴的感觉。紧接着,“况复横来雨,檐溜声连宵”写出了雨水沿屋檐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潮湿的夜晚氛围。

“畸人早盥帻,散目临亭皋”则转向人物行为,诗人可能在描绘自己或他人的清晨沐浴和散步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融入。之后,“挽折户外柳,吹残竹间桃”两句中,通过挽折柳枝和竹叶间飘落的桃花,传达出春天生长的繁盛与诗人对这种生机的感应。

“慨然念芳物,摧抑适所遭”表露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不满。"因之感时节,幽愤空忉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际遇的深沉感慨。

最后,“少年亦弃置,自引瓶中醪”表达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情绪,可能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奈所采取的一种逃避方式。"醉后眼生缬,孤坐清吟高"则是在饮酒后的状态下,感受到一种孤独和超脱,通过清晰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个人情怀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都有着敏锐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桥

昔人爱仙掌,归时倒骑驴。

风味顾不浅,岂以俗士拘。

我来过溪桥,效颦返肩舆。

异世颇同怀,往者不可呼。

是时秋冬交,霜后木落疏。

人家在窈窕,溪山如画图。

我老尚羁束,愧尔鹜与凫。

川光媚烟景,沿戏得自如。

人生一世间,过眼皆空虚。

偶然及胜践,临览复起予。

尚当风月夕,藉地倒一壶。

意亦不在酒,得句聊自书。

谁能五侯门,长铗归来乎。

形式: 古风

溪晴独钓

霁景如发蒙,幽人事临眺。

山明乍开屏,水净新拭照。

百年能几醉,万事付一笑。

纶巾称芒屩,持竿坐窈窕。

勿谓吾钩直,我意不在钓。

独鹤何处来,寒云发清叫。

乃以闻天声,和此登皋啸。

我亦遗世人,与尔岂殊调。

形式: 古风

简士特

春来雨鸣屋,夜静雷破山。

客子叹身世,曷以舒心颜。

高人不事事,结屋苍翠间。

松竹不改操,鸿鹄何由攀。

想知于此时,斋扉犹未关。

短檠书史倦,危坐听潺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简友生促酒

闭门倾浊醪,胜接俗子语。

蟹螯得橙齑,风味正如许。

缅怀冰雪姿,何由对谈麈。

夫君腹为笥,万卷方撑拄。

哦诗送归鸿,平生无漫与。

十年就閒旷,一日看轩翥。

老夫衰病馀,颓然守环堵。

无因少年事,插花更椎鼓。

岁晚场圃休,黄落溪上雨。

溪边双白鹭,见影忽惊举。

水天渺无际,瞑霭下前浦。

此时亦愁绝,拥鼻吟正苦。

安得百斛舟,载取君家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