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启范御史一首

久郁阳翘望,归舠惜已过。

一方同未得,四蹙感如何。

豸斧番栖钓,金华且狎萝。

仕淹心不竞,道卷节难磨。

九折违官险,重溟出宦波。

竹书榴洞把,鸾酌凤山酡。

至德知无择,全身本自多。

南鸿飞九月,聊以寓离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启范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自己仕途遭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联“久郁阳翘望,归舠惜已过”描绘了诗人长久的期盼与归心似箭的心情,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如愿,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之情。“阳翘望”可能暗喻对光明未来的期待,“归舠”则代表了归家之心。“惜已过”则表达了对机会错失的遗憾。

颔联“一方同未得,四蹙感如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于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愿望未能实现,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一方同未得”可能暗示了双方地理位置上的阻隔,“四蹙感如何”则表达了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困惑与焦虑。

颈联“豸斧番栖钓,金华且狎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在困境中挣扎的鱼儿(豸斧栖钓),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金华狎萝)。这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尾联“仕淹心不竞,道卷节难磨”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反思,虽然身处官场的艰难险阻之中,但内心并未失去对道德原则的坚守。“九折违官险,重溟出宦波”则形象地描绘了仕途的曲折与艰辛,以及诗人试图从中解脱的努力。

接下来的“竹书榴洞把,鸾酌凤山酡”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竹书、榴洞、鸾酌、凤山酡)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的珍惜。

最后,“至德知无择,全身本自多”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与自我保护的智慧,认为真正的美德是无需选择的,而保持完整的人格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朱参议子纯一首

金版深钩讨,珠爻远赞寻。

早龄龙籍挂,仁牧虎符临。

乔德栖春雉,祥风鼓旦琴。

宪章昭法管,戎秩体官箴。

九品铨为掌,三年镜作心。

砺身称国器,履道映儒林。

岳分聊作屏,台望伫为霖。

藉尔南鸿羽,因风慰好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蔡子木过访兼惠赠言赋荅一首

经始岩栖日,中郎接俊贤。

英姿家玉比,文藻国华先。

朗思俱名理,清言各妙铨。

意同开水镜,情契写山弦。

抒轴推芳品,津梁拟上骞。

人将明月觏,诗以穆风传。

霞彩参谈席,春容入款筵。

使轺回鲁岱,仙鹢驻吴天。

雁远离琴外,川长别酒前。

旗亭杨柳色,早已挂征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赠友生一首

念尔三吴客,高游溯六川。

壮怀探玉略,雄抱历金边。

国剑看星佩,家弧映月悬。

五侯心不下,万里气能前。

舍笔齐班业,怀符学李贤。

紫城时未偶,青镜岁常怜。

豹躅依山壑,鸿情寄陇田。

业因交友薄,名为守躬全。

春日逢杯酒,殷勤赠此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郡守李公调建昌一首

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