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
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
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
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之美,其中蕴含着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精神遗产。诗人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景观与禅理交融的画面。
"灵踪遗几载"表明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受,六祖大师的智慧如同时间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历久弥新。"卓锡在高岑"则是说清泉流自高远的山岭之上,象征着禅理的崇高与纯净。
接着,"妙法归何地"表达了对禅宗教义渊博无涯的赞叹,而"清泉流至今"则是说这股清泉不仅代表着禅理,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永恒而持久。
在诗的后半部分,"苔花生细细"描绘了一幅苔点缀缪、生机勃勃的小景,而"云叶映沈沈"则是说云雾缭绕之中,山谷显得更加深邃。"桂魄皎清夜"写出了一个明净的夜晚,桂花在月光下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最后,"分明六祖心"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六祖大师精神内涵的理解与传承,是对禅理深刻领悟的一种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禅宗智慧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桐枝手植有桐孙,二纪重来愧此身。
三匹衣鱼联贵仕,十洲轩冕接清尘。
耕桑虽喜多新陇,耆艾堪嗟少故人。
萧寺前题粉壁在,又书丁巳对壬辰。
西庵深入西山里,算得当年少客游。
密密石丛盘小径,涓涓云窦泻寒流。
松皆有节谁青盖,僧尽无心也白头。
欲刷粉牌书姓字,调卑官冗不堪留。
赭案当年并命时,蒹葭衰飒倚琼枝。
皇恩乞与桑榆老,鸿自高冥凤在池。
身为冠冕留,心是云泉客。
每到云泉中,便拟忘归迹。
况兹宝盖岩,天造清凉宅。
税车官道边,谁知愿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