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东阳兴瞩

平原一以眺,云天属新霁。

忻忻物向荣,披襟风转蕙。

橤橤芬华敷,蔚蔚芳林翳。

荡漾清波深,缅映垂萝细。

顾瞻江与河,旷远极无际。

形变随时化,神赏缘物契。

萧散边遐心,沉忧托川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学醇在明王朝时期的一次兴瞩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宇宙广阔性的感慨。

首句“平原一以眺,云天属新霁”描绘了诗人站在广阔的平原上,眺望远处,天空在刚刚经历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格外明亮。这句诗通过“一以眺”和“属新霁”两个词组,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忻忻物向荣,披襟风转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万物生长的喜悦之情。他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风轻轻吹过,不仅吹动了衣襟,也似乎吹动了周围的蕙草,让它们更加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橤橤芬华敷,蔚蔚芳林翳”描绘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景象。橤橤形容花朵繁茂,蔚蔚则形容树木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荡漾清波深,缅映垂萝细”则转向对水的描写。清波荡漾,水面上倒映着细长的垂萝,这一静一动的描绘,使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顾瞻江与河,旷远极无际”两句,诗人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从平原到江河,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这里的“顾瞻”既有回顾之意,也有展望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无限的向往。

最后,“形变随时化,神赏缘物契”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理解和对宇宙规律的感悟。他认为自然界的形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宇宙规律的体现,人应当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神赏缘物契”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欣赏,认为与自然万物相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萧散边遐心,沉忧托川逝”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面对广阔无垠的自然,他的心变得自由而宁静,所有的忧愁都随着流水消逝。这里通过“萧散”和“沉忧”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内心深处释放压力,达到心灵解脱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宇宙规律的感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释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谢仆射游览

端居限台省,夙驾命油轩。

委蛇及晚沐,揽辔临郊原。

亹亹阴气逼,凄凄秋景繁。

孤蓬易流转,短翮难翩翻。

抚彼万类殊,识此造化端。

动极归有静,物我本同根。

冥灵阅年岁,蕣菌无朝昏。

处华理难久,守约道逾尊。

独往适吾性,意得斯忘言。

形式: 古风

陶徵君田居

守拙便幽居,图典不去手。

春风入吾庐,柳花满窗牖。

感兹好鸟鸣,缅怀素心友。

桑麻既芃芃,良苗亦盈亩。

所忧岂为贫,但愿岁其有。

鼎鼎百年流,忽焉以皓首。

啸傲得此生,情来一杯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谢临川游山

夙昔慕奇胜,二纪遂兹游。

一麾远江海,弭节得夷犹。

进帆薄枉渚,挟策登崇丘。

望崖神已往,抚景意先投。

峰岫纷岝崿,林麓互绸缪。

初经洞穴险,渐陟层峦幽。

气侯易昏旦,涧壑殊春秋。

仰盻寒条荣,俯拾春荑柔。

暧暧赤霞歛,决决红泉流。

羽人既沦灭,遗迹千载留。

境寂虑自澹,理足分何求。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颜特进侍宴

璧月驰东陆,瑶光丽北躔。

皇心美阳泽,游豫及兹年。

祥飙被寰宇,万象欣且鲜。

鸣葭历春渚,翠盖骛长川。

芳林披夕霭,华构列嘉筵。

龙幄瞻淮甸,翚檐俯岱烟。

渥恩垂湛露,睿藻洒瑶篇。

簪组纷时哲,趋跄俨列仙。

礼成百福洽,乐奏八风宣。

灵囿赓周雅,钧台续夏编。

敷言美王度,荡荡戴尧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