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莫锁白云路,白云多误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莹的作品,名为《寄旧山隐侣》。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山中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感受。"旧山诸隐沦"指的是过去那些隐逸之士,他们或许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精神遗产仍然留在那座熟悉的山中。"身在苦无身"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超脱,虽然身体还处于痛苦的世界,但心灵却已获得自由,不再被物质束缚。
"莫锁白云路,白云多误人。"
最后两句诗则是在告诫隐侣不要将心志锁定在某一条道路上,因为那看似美好的道路——比喻为“白云”——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莫锁”意味着保持一种自由流动的态度,不要被固定的观念所束缚。而“白云多误人”则是对那些表面上吸引人但实际上可能带来迷惑和困扰的事物的警示。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这短短四句,薛莹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不详
处世曾无著,生前事尽非。
一瓶兼一衲,南北去如归。
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
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
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
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
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
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
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
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
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