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阴护燕几,中有忘言客。
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清阴护燕几",写出了柏树的浓荫为燕子提供了舒适的栖息之地,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中有忘言客",诗人自比为忘言的隐士,寓居于这幽静的环境中,不与外界过多交流,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孤独。
"人来问不应",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隐逸性格,来访者虽然来了,但他并不回应,表现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笑指庭前柏",诗人以微笑的姿态指向庭前的柏树,仿佛在说,答案就在眼前,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寓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指柏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深感悟。高启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圆甃夏生冰,光涵数星冷。
窗有定中僧,休牵辘轳绠。
翠雨落经床,林鸠午鸣后。
笋出恐人来,编篱遮谷口。
初看卧波影,应恐雨崇朝。
过涧寻师去,端如度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