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西溪

山近重岚逼,溪长匹练分。

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

弄荇鱼差尾,投汀鹭列群。

如何去寻丈,尘路已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山峦叠嶂临近,溪流如带分明。
雨后波光粼粼,照耀着太阳,寒冷的山崖旁云雾缭绕。
鱼儿在水草间摆动尾鳍,鹭鸟成群飞向河岸。
想要寻找那片宁静之地,世俗的道路却已纷扰不堪。

注释

山近:形容山峰靠近。
重岚:重重叠叠的山岚。
溪长:溪流很长。
匹练:比喻清澈如练的溪流。
霁波:雨后的平静水面。
寒崦:寒冷的山崖。
侧藏云:山崖旁边隐藏着云雾。
弄荇:摆动水草。
差尾:摆动尾鳍。
投汀:飞向河岸。
列群:成群结队。
寻丈:寻找宽广的地方。
尘路:世俗的道路。
纷纷:形容纷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川溪谷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山近重岚逼,溪长匹练分。”这两句开篇便以壮观的景象吸引读者。重叠的山峦如同屏障一般逼迫而来,而那溪流则像是一条长长的白绸,蜿蜒曲折,将景致一分为二。

接下来的“霁波平撼日,寒崦侧藏云。”中,“霁波”指的是雨后初晴时天空中散去的浮动之云,这些云彩仿佛在平静的水面上轻拂,使得阳光透过云层,给人以温暖而又略带湿润的感觉。山崖间则藏匿着飘渺的云雾,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

“弄荇鱼差尾,投汀鹭列群。”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水中的鱼儿戏耍以及岸边鹭鸶聚集的生动场景。这里不仅展示了生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活力的一种赞叹。

最后两句“如何去寻丈,尘路已纷纷。”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远方的向往与迷惘。这里的“丈”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或者人物,而“尘路”则象征着通往那里的道路已经被世俗尘埃所覆盖,不再清晰可辨。这两句不仅是对前文自然景物的回环,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种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蕴含深意的艺术空间。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同小侄圭璞溪上汎舟

出郭晓云霁,泛舟春日迟。

诗怀随物放,酒面任风吹。

循岸烦鸥起,看山惜棹移。

州人轻此乐,赖与汝曹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年毛洵勾簿新建

年衰冬集罢,鹢首晓帆催。

枳棘非鸾处,膏腴得父才。

澄江限天阔,孤鹜透霞来。

此地留清赏,谁同耻宴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年王圣源南都讲授

刻意悲秋发未华,诸曹频费杜陵嗟。

歌缘郢客高难和,璧是秦人误指瑕。

绿底恩书褒振滞,乌衣群从庆还家。

离宫万户经庠盛,却对诸生坐绛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年成楷潍州理掾

东风莺友旧联飞,彫岁鹍弦此怆离。

路怨亭皋长续短,客嗟京邑素为缁。

且欣便道还家近,未厌无闻得掾卑。

汉殿有人能夜诵,君才不减子虚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