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三首(其二)绿罗裙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天近拂晓,东风微拂,向远处延伸的道路两旁的柳枝摇荡。月落云遮,原野弥漫在晨雾的朦胧中,不像天清月朗时那样开阔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怎么不思念她呢?她一定也像我一样因思念而早起,拂拭着镜子顾影白怜而悲啼。
和她在南浦分别时两人泣不成声、依依惜别的情景历历在目。离开京城后,她的身姿容貌无时不在眼前浮现,特别是那绿色罗裙的样子。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绿茵芳草,便觉得是她穿着绿罗裙飘然而降,无限深情的眷恋也因此稍有依托。

注释

柳陌:柳林小路。
闭月:行云遮月。
花房:花瓣的总称。
念:想念。
画眉人:所念之人。
以表相亲相爱之深。
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之如何?”送别之处常称南浦。
青门道:指京城门。
青门:为汉长安东南门,此处指京城门。
词人曾经在京城春明门东住过。
“记得”二句。
绿罗裙、芳草皆指所念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生查子·三首(其二)绿罗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东风柳陌长",东风轻拂,柳树依依,道路漫长,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时的寂寥。"闭月花房小",月色被花丛遮掩,花儿娇小而含蓄,如同女子的闺房,暗喻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画眉鸟的啼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他想象着远方的爱人也在清晨对着镜子,因思念而哭泣。"伤心南浦波",南浦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波光粼粼的水面更添离愁。"回首青门道",青门道上,诗人回首望去,心中满是不舍。

最后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通过回忆爱人曾穿的绿罗裙和她对芳草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眼前无处不在的芳草所引发的无尽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深切眷恋和离别的无奈之情。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五)

绿杨眠后拖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章台游冶金龟婿。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

云屏无限娇。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

不待宿酲销。马嘶催早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八)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兰衾羞更入。敧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望明天未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