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赠友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

对坐旗亭说梦。破帽手遮西日,练衣袖卷寒风。

芦花江上两衰翁。消得几番相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回忆起在钱塘湖畔的离别,十年前的社燕和秋雁。今日忽然在傍晚遇见东边的云彩。
我们相对坐在酒馆中谈论梦境。我戴着破旧的帽子遮挡落日,穿着白衣的袖子卷起寒风。
在江面上飘着芦花的时节,两个老者相对。还能经受几次这样的送别呢。

注释

忆昔:回忆起。
钱塘:杭州的别称。
社燕:燕子的一种,春季筑巢于人家屋檐下。
秋鸿:秋天的大雁。
今朝:今天。
忽遇:忽然遇到。
暮云:傍晚的云彩。
旗亭:古代酒店或酒馆。
破帽:破旧的帽子。
练衣:白色的衣裳。
寒风:寒冷的风。
两衰翁:两个年老的人。
消得:经得起,能承受。
相送:互相送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十年重逢的偶然相遇,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今朝情感的交织。开篇即点出了“钱塘话别”,这里的“钱塘”可能指的是杭州一带,而“话别”则是指告别,这里暗示了一段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离别。而“十年社燕秋鸿”则勾勒出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社为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而燕鸿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岁月悠长和友情的深厚。

“今朝忽遇暮云东”表达了诗人在某个傍晚的云间意外重逢旧友,云作为媒介,增添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色彩。紧接着,“对坐旗亭说梦”则描绘出了两人相对而坐,在一座有帅幔的亭子里,诉说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同是在谈论一个个美丽的梦境。

“破帽手遮西日”,这里的“破帽”可能是形容诗人或其友人的随意装扮,而“手遮西日”则显示了一种对即将逝去之物的留恋之情。接着的“练衣袖卷寒风”,则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诗人或其友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用袖子卷起微冷的风,透露出一种对严寒即将来临的无奈。

“芦花江上两衰翁”中的“衰翁”指的是年老体弱的人,这里可能是自指或指代诗人与其友人的形象。他们在芦花盛开的江边,彼此相望,岁月沧桑,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消得几番相送”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每一次的告别都像是时间的消磨,都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挽留的淡漠。这句话也许是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出对友情深刻而复杂的感受。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

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冰瓷金缕胜琉璃。

春笋捧来纤细。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

千方修合斗新奇。须带别离滋味。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满城风雨近清明。

不道有人新病。春事一溪流水,杨花千点浮萍。

好风一霎为吹晴。独步小园清影。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早岁轻衫短帽,中间圆顶方袍。忽然天赐降宸毫。

接引私心入道。可谓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遥。

擎拳稽首拜云霄。有分长生不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

强调朱粉对菱花。蹙损眉峰懒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