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阁

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下无一片是花萼。

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尽底把、韶华送却。

杨花无奈,是处穿帘透幕。岂知人意正萧索。

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怎奈向、黄昏院落。

形式: 词牌: 凤凰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园林景象,开篇即以“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自然界。然而,这种美好却被“狂风横雨”所摧毁,花朵没有完全展现,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易逝与无常的感慨。

“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无法掌控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不易持久的哀叹。接着,“尽底把、韶华送却”则是对春天流逝不留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叙述时间的无情与自己对于美好的珍惜。

“杨花无奈,处处穿帘透幕”描绘了杨花轻柔地飘落,无处遁形,这里杨花象征着春天的细腻而又渺小。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春天易逝的无力感。

“岂知人意正萧索”一句则是转折点,开始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萧索寓意着悲伤与孤独,诗人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以及面对美好事物易逝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怎奈向黄昏院落”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将个人的愁绪与春天的消逝紧密相连,表达了在面对美好不再时的无助感和深沉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人生易逝、美好难留的情怀。诗人的情感随着春天的变迁而起伏,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其无常的哀叙,这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成了一幅深邃且富有哲理的诗意画卷。

收录诗词(13)

叶清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字:道卿
  • 生卒年:1000─1049

相关古诗词

双头莲

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

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剪。

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

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

惟恐易落难留,仗何人巧把,名词褒羡。

狂风横雨,枉坠落、细蕊纷纷千片。

异日结实成阴,托称殊非浅。

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形式: 词牌: 双头莲

双雁儿

这心事、倚他谁。

形式: 词牌: 双雁儿 押[支]韵

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其一)

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寿烛荧煌。

手把金炉,燃一寿香。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

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天仙子

危楼十二阑干曲,望不尽、愁不尽。

形式: 押[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