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汴京同马希穆登上方琉璃塔

东出榛莽间,宫城何窈窕。

悲凉金故都,秋日荒台沼。

浮屠出苑边,上跨清虚表。

琉璃半莓苔,五色犹皎皎。

罘罳映落花,觚棱却飞鸟。

昆仑倚户阴,海色当窗晓。

佩声河汉落,屐齿天香绕。

野夫方留滞,万染何时了。

去汉春已深,游梁秋又抄。

登高慨摇落,令我忧心悄。

飘飘茂陵客,高兴秋天杳。

彩毫不胜寒,仙露知多少。

落日望江南,一点青山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揭轨的《秋日汴京同马希穆登上方琉璃塔》描绘了一幅秋日汴京城内的景象。诗中,诗人从榛莽丛中走出,眼前展现出宫城的深邃与雅致,不禁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与悲凉,仿佛金代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荒凉的台沼和秋日的寂寥。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琉璃塔,它矗立在苑边,跨越清虚之境,即使岁月侵蚀,五色依然鲜明。塔影下,罘罳与觚棱倒映着落花,阻挡了飞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室内光线透过窗户,映照出昆仑般的深邃,海色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尘世,身不由己,对纷繁世事感到厌倦,期盼能早日解脱。时间流逝,从春天到秋天,诗人的情绪随着季节更迭而起伏,登高远眺,感慨落叶飘零,内心充满忧虑。他以“茂陵客”自比,寓言自己如同飘渺的仙人,面对秋意阑珊,感到寒意侵骨,不知仙露究竟能否带来一丝慰藉。

最后,诗人遥望江南,只见夕阳下的一点青山,象征着远方的希望和归宿,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

揭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征二首(其一)

束发结豪俊,客游在京都。

风尘一浩荡,志欲效驰驱。

身许孙讨逆,气凌李轻车。

一朝不自保,空愧为丈夫。

家乡既荡尽,焉用独全躯。

流光信冉冉,抚髀将何如。

形式: 古风

东征二首(其二)

郊野积玄阴,白日忽沦没。

惊风西北来,虏骑何驰突。

悲君贞白姿,永诀在仓卒。

玉颜膏野草,何处收汝骨。

恩爱岂不怀,贞烈谁能越。

萧条风尘日,纪载多所阙。

曷以照君心,惟应城上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甲辰三月归西村

官舍柳花飞,羁人谢病归。

干戈未定息,俎豆焉可为。

以兹理还策,归卧南山陲。

东皋花雨过,流水绿生陂。

聒聒青蛙响,嘤嘤黄鸟啼。

到家能几何,又告将农时。

山田与弟耕,春酒任妇携。

逍遥田野间,日暮返柴扉。

庞公鹿门志,刘表安能移。

形式: 古风

枣亭春晚

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

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

写尽锦笺长,烧残红烛短。

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际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