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籁更深寂不鸣,窗间恍觉月微明。
情知是雪疑非雪,忽听前村折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万籁俱寂,连鸟鸣都不再有。窗前,诗人恍惚间觉察到月光微弱地洒落。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与世隔绝,只剩下夜的深沉和月的冷淡。
"情知是雪疑非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感应。这里的“雪”可能并不仅指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情绪状态,它让人难以捉摸,但又似乎能从气氛中感受到。
最后一句"忽听前村折竹声",在这静谧的夜晚,一阵清脆的折竹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周遭的寂静。这个声音既突兀又和谐,它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捕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觉醒或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不详
冻合顽云四幕垂,须臾六出搅空飞。
梅花自禀清臞相,底事添渠十倍肥。
雪月云烟件件宜,骚人墨客费寻思。
怕渠因得逋仙句,不要人言半字诗。
石阑斜护崎岖径,村酒频浇磊磈胸。
好是黄山供望眼,白云分出两三峰。
通村一径绕清溪,缓步行来曳杖藜。
风弄柳丝垂袅袅,红桃映水压枝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