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协的《自遣》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衡门无过客”表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静与孤独,反映出他选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次句“终日懒衣冠”则揭示了诗人对繁琐礼节的厌倦,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身贱埋名易”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份低微、不被世人关注的淡然,认为在这种状态下更容易隐藏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家贫徇俗难”则暗示了在贫穷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不易,体现了诗人坚韧的个性。
后两句“就风移卧榻,选竹作渔竿”具体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随风移动床榻,以竹为材料制作渔竿,这些细节展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最后,“赖有青山色,长年得笑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庆幸有青山相伴,可以长久地欣赏自然之美,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贯穿于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隐士风范,以及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