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汛浮桥屡解

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

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

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

饥寒自常事,鸡鸣复萧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五月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社会状况。开篇“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充沛,河流泛滥,桥梁被水冲毁的情景。接着“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表达了人们在洪水中的生存状态,虽能暂时应对,但担心洪水再次冲毁新种的作物。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转而提到钱塘湖的情况,皇帝忧虑于连绵不断的降雨。随后“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描述了人们向神灵祈求降雨停止的场景,以及洪水对虎头潭的影响。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则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的气候不均,阳光与阴雨难以平衡。最后,“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表达了对战争平息、丰收带来生机的期待。尽管“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乡村居民的生活因洪水而困苦,但诗人仍寄希望于未来,认为饥寒是常态,即使鸡鸣声中也透露出一丝希望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示儿

士固贵诵说,人亦要力行。

气质到深厚,心术尤分明。

贵贱易迁变,是非多战争。

直宜刚且正,无复弱而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再示子文

悌弟其谁家,欢然友于兄。

饮我一杯酒,北客交旧情。

凉雨清晚云,庭柯澹阴阴。

席间长少集,文献各准绳。

是岂小故哉,宜醉亦宜醒。

形式: 古风

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

诗筒南山来,缄题手亲揭。

三年蓼莪废,楚怆不堪说。

向来志显扬,岂不愿华烨。

自量分予薄,敛退畏官热。

所冀短日延,得奉兰羞洁。

物聚斯有散,中岂长盍盍。

吾翁烛此理,至言不苟发。

谓宜发老更,前后祝哽噎。

洞天俄趣还,玉锁一笑掣。

百年会归尽,九原疑可作。

伤心北冈松,长挂东岭月。

遥闻朱炜末,省扫俎豆列。

我独滞三峨,转烛半年别。

一生未禅悦,静虑已朝彻。

眷此顾复恩,追远倍悽切。

阿兄抱渊静,诸阮更姱节。

无忘溪翁铭,念念攸好德。

灵源浚演迤,可使中遏绝。

我虽懦不武,愤世能激烈。

庶无忝所生,愿赋濂溪拙。

形式: 古风

晴窗

晴窗已晨炊,趺坐焚清香。

泥炉拥瓦缶,熟此蟹眼汤。

茶甘泛松实,舌本味亦长。

温乎气忽平,兀然梦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