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道中

斜日满篷背,新凉何处招。

山云间似鸟,闸水猛于潮。

岸曲深藏屋,林疏忽见桥。

停桡寻古寺,烦暑一时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杨韵的《半山道中》描绘了夏日行走在山间小道的独特感受。首句"斜日满篷背",通过"斜日"和"满篷背",形象地展示了夕阳余晖洒在行船或马车篷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新凉何处招",诗人感受到微风带来的初秋凉意,暗示季节转换,引发对清凉之境的向往。接着,"山云间似鸟"运用比喻,将山间的云雾比作飞翔的鸟,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又赋予了动态之美。

"闸水猛于潮"则通过对比,写出闸水的湍急,可能是指山涧溪流或瀑布,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壮丽。"岸曲深藏屋"描绘了道路弯曲,房屋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的景象,富有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停桡寻古寺,烦暑一时消"表达了诗人暂歇的意愿,希望在古寺中寻得片刻清凉,远离尘世的炎热,体现了对宁静与超脱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半山道中的景色变化,以及诗人的心境转换。

收录诗词(2)

杨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千佛阁

独倚高楼望,天空过鸟稀。

钟声云外阁,帆影树头飞。

秋陇香吹稻,西风冷逼衣。

间吟不觉晚,黄叶半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书东坡谪岭南诸诗卷后

东坡谪岭南,山居事事好。

种茶及春阴,撷菜待秋杪。

酿桂既可饮,煮葵亦足饱。

无事闭门居,睡美或忘晓。

问公何能尔,心定境不扰。

乃知圣贤徒,穷达能自保。

惟有主恩厚,报称恐不早。

登高望中原,云山乱窈窕。

谁怜老兄弟,弃置天南道。

怨尤亦何有,箕贝任群小。

诗酒得天真,山海遂幽讨。

应笑柳柳州,歌诗徒懊恼。

形式: 古风

观黄淮交汇粮艘竞渡感而有作

黄河如山挟沙走,清淮雪浪殷雷吼。

白日风雨斗两龙,涛声五月清河口。

小舟飘忽若凫鹜,大船嵬㞦如山岳。

若鸦衔尾车接轴,北人腾笑南人哭。

突然一掷如破竹,粟米流脂膏鱼腹。

洪湖之水高于镇,淮堂铜柱剥落无。

灵光山河七十二流注,何汪洋,石塘二百里,域水以为殃。

风狂雨骤向昏黑,欲上不上船头裂,欲退不退船尾折。

千夫力尽指流血,一唱督护心断绝。

吾闻平江伯,经始资良策。

孤悬三千里,引漕济军国。

往者湖决十三堡,千里淮扬急如扫。

借黄济运非良图,广川往往遵长途。

海上巨鱼作人立,飓风骇浪迷方隅。

仓卒可一不可再,策非万全良可虞。

忆昔圣祖与神宗,翠华巡幸车书同。

赞牲沈璧礼数崇,敬天勤民亮天工。

天开引河辟洪濛,汴泗交流泾渭通。

浊河清济贯当中,万艘徐引洪涛风。

冯夷河伯来效忠,丰碑大书留禹功。

佐者靳张数钜公,蒸尝百世铭鼎钟。

河清作颂声摩空,千秋万岁歌年丰。

形式: 古风

春日有怀

江南犹是旧芳菲,薄醉心惊景物非。

三楚暮楼人独立,六朝芳草燕初飞。

苍茫云树迷归鸟,迢递关山怅夕晖。

记得石城挥泪别,桂花时节雨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