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铁砚》,作者是元代的谢宗可。诗人以铁砚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铁砚的特质和寓意。
首句“不用端溪割紫云”,端溪是著名的砚石产地,这里以“割紫云”形容砚石之珍贵,而诗人说无需如此名贵之物,强调了铁砚虽非名贵石材,却有其独特的价值。
“铸来壮士铁心存”进一步揭示了铁砚的坚韧不拔,如同壮士般内心坚定。接下来两句“一方自出炉锤巧,百炼原无斧凿痕”,描述了铁砚经过精心打造和反复锤炼,工艺精湛,浑然天成,没有人工痕迹,展现出其内在的匠心独运。
“金气冷涵池水润,土花腥蚀墨烟昏”描绘了铁砚在使用中,砚面吸收水分,墨香四溢,体现了其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以及岁月沉淀的韵味。
最后两句“坚刚千古难磨了,谁为扶桑赋晓暾”,铁砚的坚硬持久被比喻为日出东方的曙光,暗示其经久耐用,如同扶桑树一般,承载着希望和力量,即使历经沧桑,也能照亮黎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铁砚的质朴、坚韧和艺术价值,寓言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