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愚公徙山”和“夸父逐日”的典故开篇,巧妙地将两个神话传说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愚公与夸父,一个致力于移山,一个执着于追日,两人都展现出非凡的毅力与决心,但最终命运却截然不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意志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深思。
“两人突出奇怪想,一人得志一人倾”,通过对比愚公与夸父的不同结局,揭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世态的多变性。诗人似乎在探讨,即使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的安排。
接着,“沧桑谁卜常与变,造物安知假或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对命运与自然法则的质疑。诗人似乎在问,世间的变化与规律,又有谁能准确预知?自然本身是否真的遵循着某种不变的真理,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最后,“赤轮飞驰五岳峙,乾坤饵我一浮生”,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出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渺小。太阳在天空中疾驰,五岳巍然不动,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宇宙万物之间复杂关系的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愚公徙山”和“夸父逐日”两个典故的重新解读,以及对命运、自然、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