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词人晚年的孤独与哀愁。开篇“老去伤秋惯”直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秋天的萧瑟景象触动了他的内心。接着,“又匆匆、西风换了,几家庭院”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凄凉气氛。
“满地荒寒人何似,却正篱花黄遍”通过对比,写出词人自身的孤寂和周围环境的冷落,篱笆边的菊花虽黄,却无人欣赏,象征着词人的落寞。接下来,“襟袖当筵应自惜,甚酒痕长共啼痕黯”描述了词人在宴席上借酒浇愁,泪水与酒痕交织,显得格外凄楚。
“歌与哭,到今倦”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疲惫和对过去欢乐与悲伤的怀念。下片“年时白发星星见”揭示了词人年华老去的无奈,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反复折磨。“眼底风花飘零久,忍付瑶笙吹乱”写出了词人面对世事如风花飘零,心中悲苦难以言表,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
结尾“夜夜伴教成一醉,笑猖狂依旧章台畔”描绘了词人借酒消愁,甚至在梦中仍保持那疯狂的笑,表现出他对现实的逃避和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最后,“多少泪,向谁溅?”以问句收束,直抒胸臆,流露出词人无处倾诉的深深哀愁。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金缕曲》中展现了他深沉而感伤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