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苞的《谒少陵祠(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郭外草堂寺”,点明了地点,位于城郭之外的草堂寺,显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下来,“旁留工部祠”暗示了诗人所拜谒的是杜甫(杜工部)的祠堂,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老曾怜鬓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杜甫这位老去诗人的同病相怜之情。这里的“怜”字透露出诗人对杜甫晚年境遇的理解和同情。“愁尚现须眉”则通过描绘杜甫的形象,展现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即使在祠堂中,他的愁容仍清晰可见。
“幕府秋风客”暗指杜甫曾经的仕途经历,他在幕府任职,面对秋风,寓含了他人生的沧桑与落寞。“江村春日诗”则引用杜甫的诗句,赞美他在春天的乡村生活中创作出的佳作,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溪花相信久,吏隐实兼之”是对杜甫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虽身处官场,但内心深处更向往隐逸生活,如同溪边长久开放的野花,既体现了他的坚韧,又展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杜甫祠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对其人品诗才的深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