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从第九天,橘社系归船。
借问翠峰路,谁参雪窦禅。
应真庭下木,说法井中泉。
公案新翻出,诸方一任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翠峰寺》,描绘了诗人来访翠峰寺的情景。首句“来从第九天”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访寺的虔诚,可能暗指佛法的深远与神秘。次句“橘社系归船”则描绘了泊船于橘林之畔,准备上山拜谒的画面。
“借问翠峰路,谁参雪窦禅”表达了诗人询问路径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修行者的期待,希望有人能指引他参悟雪窦禅宗的深意。雪窦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禅宗派别,以雪窦山为中心。
“应真庭下木,说法井中泉”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佛法,应真庭下的树木仿佛在讲述佛法的智慧,而井中的泉水则象征着清凉的教诲,洗涤心灵。
最后两句“公案新翻出,诸方一任传”,公案是指禅宗中的疑难问题或典故,这里表示新的佛法见解或修行方法已经产生,可供各方弟子学习和传承。整首诗以游历翠峰寺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探索和禅宗文化的敬仰。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行遍天涯与地隅,筋骸那比十年初。
朱颜有酒且留住,白发无方能埽除。
未得归田先作赋,专攻种树已成书。
祗今飞到南山下,犹解清晨出荷锄。
闰岁花光晚,霜朝草色荒。
趁墟犹市井,收潦再耕桑。
客路东西懒,江流日夜忙。
长歌情不尽,一酌酹沧浪。
绣槛临沧渚,牙樯插暮沙。
浦云沉断雁,江雨入昏鸦。
野旷天何近,春寒岁未华。
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