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辩才老师新亭

远公吾家杰,道妙非壶丘。

德倾龙象侣,貌盖江湖秋。

平生经论学,不为名相留。

滔滔若悬瀑,下注万丈湫。

昔年谢讲事,众挽不转头。

刳心老岩穴,百念本不浮。

东南多望士,唯见此老优。

翰林天下公,方外寔辈流。

旌旗虎溪路,竟日泉石游。

众生病未已,师意可忘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题为《龙井辩才老师新亭》。诗中描绘了对辩才老师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远公吾家杰”以远公(即慧远法师)开篇,将辩才老师比作家族中的杰出人物,暗示其非凡的智慧与品德。接着,“道妙非壶丘”赞扬辩才老师的道行高深,超越了壶丘子这样的高人。

“德倾龙象侣,貌盖江湖秋”两句进一步刻画辩才老师的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象,将他与龙象并列,形容其德行崇高;同时,以“江湖秋”比喻他的风度超凡脱俗。接下来,“平生经论学,不为名相留”表达了辩才老师一生致力于学问研究,却淡泊名利,不被世俗所累。

“滔滔若悬瀑,下注万丈湫”运用瀑布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辩才老师思想的广阔与深邃,如同瀑布般源源不断,深入人心。紧接着,“昔年谢讲事,众挽不转头”描述了辩才老师在传授知识时的坚定与执着,即使众人挽留也毫不动摇。

“刳心老岩穴,百念本不浮”则展现了辩才老师隐居山林,内心纯净,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最后,“东南多望士,唯见此老优”强调了辩才老师在东南地区备受尊敬,是众多仰慕之士的典范。而“翰林天下公,方外寔辈流”则指出辩才老师不仅在文坛享有盛誉,更是方外之士的代表。

“旌旗虎溪路,竟日泉石游”描绘了辩才老师与友人一同游览虎溪路,欣赏山水美景的情景。最后一句“众生病未已,师意可忘忧”表达了对辩才老师智慧与慈悲的颂扬,认为他的存在能为世间带来安宁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辩才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学问底蕴以及对世人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苏仲豫承务寄伯达推官

苏子真豪英,气貌严且重。

幼无儿女姿,嗜好百不动。

唯馀读书事,乃与古人共。

文章造深淳,词力宽不纵。

乐哉贤父兄,道义日相从。

昨朝西湖外,目极孤鸿送。

高帆去百里,山水乏吟弄。

作诗投置邮,但述鸰原梦。

形式: 古风

辩才生日

像末真风恐不传,故生豪杰为人天。

慈航横截三千界,法雨均沾四十年。

独鹤精神秋始健,长松根节老弥坚。

莫将有物观无象,唾雾冰轮处处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题解颐堂

道人还家今几时,筑室构堂名解颐。

尺书三遣要我赋,我独老矣何能为。

尘埃笔研试料理,肝肺枯槁源不滋。

为君苦思强抽轧,词悭气迫无逶迤。

东阳自古号多士,文采风流世有之。

堂成往往献佳句,罗列四壁皆瑰奇。

譬如钧天已九奏,安用击筑鸣参差。

又如玉食厌方丈,葵藿欲进旁必嗤。

他年但约访君去,借君几席聊偃攲。

堂中插架足书史,牙签玉轴当细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仲豫叔党二承务赴试春闱

烱烱双黄鹄,雍容振羽仪。

风高辞泽国,岁暮及天池。

文彩非凡近,周旋竞陆离。

明年翔集处,九万是君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