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忍于父母国,去此欲何之。
所以柳下季,三为鲁士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柳下季(即柳下惠)高尚品德的赞扬。"忍于父母国,去此欲何之",意思是柳下惠虽然深爱自己的国家和父母,但他毅然离开,不知所往,暗示他可能为了更大的理想或道义而选择离开。"所以柳下季,三为鲁士师",说明柳下惠三次担任鲁国的士师(官职),他的孝行不仅体现在对家庭的忠诚,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上,体现了儒家推崇的忠孝两全的美德。
整首诗通过柳下惠的事迹,弘扬了孝顺与忠诚的精神,同时也赞扬了他作为贤者的社会责任感。林同作为宋代诗人,通过这样的题材,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传统道德的传承。
不详
乃翁定奇士,先友尽斯人。
福畤智已故,仪曹意转新。
名父难为子,纤瑕即辱身。
直须留面目,他日见先人。
尽弃平生物,惟赍一孝经。
死犹不忘孝,临没苦叮咛。
视膳子之职,何须自执炊。
閒将心比并,合是手成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