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八景(其一)环城榕色

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

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

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诵甘棠。

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馀阴百里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榕城八景(其一)环城榕色》描绘了一幅榕树葱郁、景色宜人的画面。首句“乔木森森望郁苍”展现了榕树高大茂盛,树冠繁密,给人以深沉而苍翠的印象。次句“相传岭国古榕乡”点出榕树在岭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象征。

“四时霜盖烟疏密”写出了榕树四季常青,无论寒暑,树冠如盖,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接下来“一片云丛绿混茫”进一步描绘了榕树林的广阔无垠,仿佛一片绿色的云海,意境深远。

“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诵甘棠”借用了古代典故,通过“杕杜”和“甘棠”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榕树的赞美和对地方文化的怀念。最后两句“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馀阴百里凉”揭示了榕树的实用价值,它如同上天的恩赐,为炎热之地带来清凉,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榕树为主题,既描绘了榕城的自然景观,又融入了人文情怀,展现了榕树的生态意义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榕城八景(其二)绕窖棉阴

玉川如带绕城阴,入眼丛青翠影侵。

已淈污泥从水出,遥参碧汉倩云禁。

连翩各有扶疏质,独立犹馀萧飒心。

不信松寒非可并,多年海国挺孤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榕城八景(其三)紫陌春晴

春光早向紫峰生,渐出峰容与世迎。

古黛凝云初映晓,新苔转日久曛晴。

啼莺城北衔幽至,舞燕溪南逐翠行。

传语东风无造次,时留烟景作山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榕城八景(其四)黄岐晚翠

城头北望晚山逢,久对悠然净俗胸。

泉石情因深色见,烟霞癖与素心封。

积云每见堆双洞,新月时来照一峰。

十里幽光难可即,千秋苍质自为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榕城八景(其五)二溪明月

双溪垂带曳榕城,最爱光潮涌晚生。

半落市埃分皓白,平开天镜下孤清。

遥山助色烟云扫,近野浮空藻荇迎。

长忆玄晖如练语,更添月意作江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