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因寻陶令迹,偶过远公庐。

钟后空归处,溪边一啸馀。

石如人听法,水向佛成渠。

荤酒非吾好,宁缘戒律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东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代高僧的敬仰与对佛教文化的深思。

首联“因寻陶令迹,偶过远公庐”,诗人以陶渊明和慧远两位历史上的隐士高僧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偶然间来到东林寺的惊喜与崇敬之情。陶令即陶渊明,远公则是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法师,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与修行的代表人物。

颔联“钟后空归处,溪边一啸馀”,描绘了寺庙中静谧的氛围。钟声过后,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诗人站在溪边,轻轻一啸,回音在山谷间久久不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颈联“石如人听法,水向佛成渠”,进一步展现了东林寺的庄严与神圣。石头似乎在倾听佛法的教诲,水流则向着佛的智慧汇聚,形成了一条清澈的渠道。这一景象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纯净,以及它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

尾联“荤酒非吾好,宁缘戒律除”,诗人表明自己的志趣并不在于世俗的享乐,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他愿意遵守佛教的戒律,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升华,体现了他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东林寺及其背后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既表达了对古代高僧的敬仰,也传达了对精神自由与心灵净化的向往。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与日者

少年矜壮志,垂老竟无成。

身病疑增骨,人逢但识声。

买山今已遂,种菊晚初荣。

自达穷通理,何劳问许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与相者

壮年甘勇退,不得问麻衣。

隐卜閒情少,寻仙旧念非。

试看形已槁,岂是遁能肥。

莫讶壶丘子,今来示杜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自佛手岩入慈云寺

结茅应未久,初地暂相寻。

偶诵莲花偈,因怜祗树深。

岭南垂佛手,岩石对禅心。

莫作伽陵鸟,终朝学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病卧迟开户,心慵厌报书。

雨晴衣屡易,丰歉室常虚。

卜命从来鵩,加餐为得鱼。

无能身已赘,纵健欲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