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首(其一)

老去登临怯杖藤,好山不上最高层。

疏松几树斜阳里,閒看岩前扫叶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通过“老去登临怯杖藤”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连行走都变得困难,更不用说攀登高山了。这句诗中,“怯杖藤”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老人行动不便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着,“好山不上最高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使心中渴望欣赏那最壮丽的景色,但身体的限制让他只能望而却步,无法到达那山顶。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暗含了对生命有限性的反思。

“疏松几树斜阳里”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稀疏松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夕阳的余晖给这些树木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感。

最后,“闲看岩前扫叶僧”将视角转向了一个在岩石前扫落叶的和尚。这个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整首诗以禅意。和尚的悠闲动作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或许象征着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有人选择在忙碌中寻找平静,而有人则在静观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刘荣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二首(其二)

灌木阴阴溪水斜,溪头鸥鹭浴晴沙。

春潮退后风生急,鱼网船梢挂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天池寺文殊台

铁船欲渡石门晓,秋光何事閒云绕。

忽然霁色送东林,影子莲花开未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藏云晚步

浅深丛绿隐僧迦,雨过新泉出径斜。

独倚山门看归鸟,几群揉落白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修竹

琅玕千亩拂云齐,日影参差乱渭溪。

但恐玉箫风过弄,夜来惊散凤凰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