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

痛哭红丸疾不起,选侍不移难未已。

拥驾嵩呼九庙安,六日出宫头白矣。

阁臣庸劣内臣私,刘孙赵左相维持。

小臣再召预顾命,寸心耿耿先皇知。

岂不闻万工部,朝上弹章暮膏斧。

岂不闻刘知府,夜醮未终惨对簿。

肝胆义激死生轻,二十四罪血缕缕。

此疏一入会极门,凶珰骇栗褫其魂。

不杀东林无东厂,按名点将烟尘昏。吁嗟乎!

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

白日矫翻三大案,群小罗织争为功。

纵诛失律熊经略,岂有贪赃杨大洪。

死囚一呼臣节表,冷光远映黄芝草。

编公手疏涕交横,楚浦风雷护遗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熊少牧所作的《明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杨忠烈公画像》。诗中通过对杨忠烈公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奸佞当道的痛惜。诗人以“痛哭红丸疾不起”开篇,暗示了杨公的悲剧命运,接着通过“阁臣庸劣内臣私”揭示了朝廷内部的黑暗。杨公忠诚勇敢,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挺身而出,如“小臣再召预顾命”,甚至面临生死考验,“肝胆义激死生轻”。

诗中提到的“万工部”和“刘知府”可能是其他忠臣的形象,他们揭露奸佞,对抗邪恶势力。杨公的正义行为最终导致了“凶珰骇栗褫其魂”,表明他的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朝廷的黑暗并未因此消除,反而愈演愈烈,诗人以“茄花满地红”象征朝廷的血腥与混乱。

最后,诗人赞扬杨公的高尚节操,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的忠诚依然如“死囚一呼臣节表”,光照人间。他的事迹被“编公手疏涕交横”记录下来,成为后世的珍贵遗产,受到“楚浦风雷”的保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杨忠烈公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

熊少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何子贞编修入部

天抹寒云酿雪迟,尊前忽听渭城词。

同年人少难离别,小病秋深好护持。

銮掖文章新主眷,泷冈风木故园思。

遥知阿弟停帆待,扬子江头梅放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邓湘皋丈枉顾别十三年矣喜赋

秋窗静读南村集,忽枉高轩喜欲狂。

爱士一腔皆热血,著书两鬓有新霜。

丈人落落论风雅,穷鸟飞飞堕莽苍。

茗碗清谈对斜日,江天回首别情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春海祭酒蒲涧赏秋图

枣瓜仙迹半迷离,乘兴何妨当习池。

官事无多原易了,宦游如此不嫌疲。

温公自序游山录,坡老重添望海诗。

小小林泉劳物色,怜才心苦几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怀(其一)

木落西风急,江南天地秋。

登楼送征雁,飞梦到升州。

乱后家仍在,年丰食易谋。

亲朋喜重见,难黍各遮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