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和春谷用弓字见寄(其三)》。诗中以“齐物”为引,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齐物书非放,师传自子弓”,借用了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指出万物平等,不应有所偏爱或轻视,而这种思想的传承来自先贤的教导。接着,“人多谈稷下,我独守环中”,对比了世人的浮躁与纷扰,诗人选择坚守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完善。
“道贵身无贱,名高位莫穹”,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德的高贵在于个人的修养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名声与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无限。最后,“元和虽五相,千载一渔翁”,以历史上的元和年间五位宰相的辉煌与一位孤独的渔翁形成对比,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对于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即使在权力的巅峰,也难以比得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