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

山中老僧年近百,相遇能将礼数执。

高谈竟日可忘机,倚杖临风面山立。

数十年中世事移,历历言之非剿袭。

守边将帅少生还,姓名屈指犹记忆。

此地由来民力艰,离乱兵荒偏不一。

山川如故生灵希,感慨当年犹战惕。

于今已历五十秋,边方约略烽烟熄。

流光一逝不复还,追思往事堪悲泣。

老僧只在此山中,一坞白云伴枯寂。

长安多少美王孙,风采豪华如结习。

宦海茫茫未可知,人心大半多荆棘。

何如野衲长幽栖,不是枯鱼慎出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华蔼的诗《老僧历言往事述以志感并有赠言》描绘了一位年近百岁的山中老僧,他深谙礼数,整日高谈阔论却不涉世俗机心,倚杖独立,面对山川,显得超然物外。他回顾数十年间的世事变迁,对守边将帅的生死存亡记忆犹新,感叹战乱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对比了王孙贵族的奢华与老僧的清贫生活,认为后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更为可贵。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如梦,对老僧的隐居生活表示敬意,同时也对尘世的纷扰和官场的艰难表示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华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工所即事

蒙安供董率,鸦步共追陪。

天际风花合,山腰龙窟开。

工期岁月积,俗吏斗稍材。

落日归旗子,鸣鸡唤小催。

锣敲夫上档,梆击匠登台。地势凭穿?,宫门任往来。

夯声震空谷,锄隙及荒峐。

日色凝黄瓦,云光映白灰。

胯车推饷食,驿马送银枚。

木克飞晴练,阿林结翠堆。

何时威勒竣,不必陟崔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端州采砚行

紫云砚采端州畔,端州城峙牂牁岸。

峡束羚羊复北趋,十里青山耸天半。

山腰有穴仅容人,山脚端溪流涆涆。

溪源暗与穴凹通,积水灌中泥不暵。

瓠罂往汲如传杯,水枯石出寒云散。

豚膏然纸匍匐行,旭日无光晓不旦。

俯身直入中渐宽,东西中洞三途判。

西洞望之皆却足,劖凿伤崖崖欲断。

中洞东洞半里穿,岩壁嶙峋起玉案。

上岩石质艳且纯,马肝色比朝霞灿。

质润色青分中岩,不及下岩居其冠。

微白冉冉淡秋光,抚手摩之生石汗。

石髓精华结渊底,生成独与水为伴。

七晕九晕鸲鹆睛,微尘细藻秋花乱。

欲散不散氤氲生,互虹气聚黄龙贯。

蕉叶凝脂鳣血红,雀点斑斑洒墨翰。

细粟丹砂玉带长,绿匀翡翠苔花曼。

奔为火捺聚金线,绛云割取分霄汉。

水冲石蚀虫齧余,黄金细缕添宫线。

三岩辨色色不同,莹瑕无掩莹光面。

朝天岩产阿婆滩,碝砢易紊玫环衒。

西坑北岭屏风山,披离败锦松纹见。

宣崖虎患采者稀,坑远梅花质尤贱。

什袭琉璃百砚充,不及水岩余一片。

香山宰相粤制府,前后开岩相继武。

钩索不惜捐千金,尺寸蓝田杂硎砮。

日役黄冈数十人,胥吏督程运斤斧。

匿好献丑工师情,荆璞由来能预剖。

迂性生平有砚痴,操舟三泊黄冈浦。

比户千家琢石声,村民恃此充羹釜。

购得下岩六寸余,五星灼耀东南聚。

色和容暖融春膏,昭仪臂滑罗襦舞。

莹洁神凝太液冰,生气濛濛时欲雨。

缇䌌十重等鸿宝,磨砻搜辑心良苦。

产者无多购者多,山灵侧耳听我歌。

砚兮砚兮慎所择,须向石渠虎观挥毫驰骋帝王侧。

否则穷深山,游大泽,枕图书而倚岩阿,供高人文士淋漓纷葩之笔墨。

毋入富豪丛,毋使市儿窃,终古风尘埋玉玦。

砚兮砚兮生莫竭,常使霄汉之间饶奇物。

待我他年此地续旧游,买船载石神术移山向吴越。

形式: 古风

侄庄携何陋居集苏庵集诗读之感赋

五十年前罹祸日,征车行后我生时。

岂知今日投荒眼,又读先人出塞诗。

久远孙谋文字累,苍茫天意始终疑。

携来笑尔非无意,似此生还亦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晏起

雨后天气佳,梦回失春晓。

起起复欹枕,静意入幽眑。

晞发忘巾栉,修廊百回绕。

婉娈城西山,弄晴呈窈窕。

隔江送青来,一变一态好。

偃仰兴孤往,游泳惬怀抱。

有时命琴樽,轩楹净洒扫。

以此悦性灵,永言谢烦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