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离众生示门人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

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

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人们只说烟雾散去,火灾平息,但烦恼总是无声无息地涌现。
不知不觉中,如何能超脱世间纷扰。
道理本简单易懂,无奈人心违背,难以实践。
内心被欲望所困,无法成就大善,心灵不再清明。
随波逐流,不必争论对错,也不必执着于人我是非。
感叹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何来荣耀,何来耻辱。
首先要拯救自己的生命,保持气息和谐,心灵清净,才能显现出真实的自我。
灵验的话语,如仙界般美好,未来的道路在蓬莱仙境等待我们。

注释

烟消:比喻烦恼或问题的消失。
火灭:象征冲突或混乱的结束。
触来:指烦恼或问题突然出现。
众生:世间万物,包括自己。
道:指人生哲理或修行之道。
心魔:内心的困扰或欲望。
大善:高尚的品德或理想境界。
灵:指心灵的清澈和感应。
同流:随波逐流,不坚持己见。
气神: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瑶台阆苑:仙境,比喻美好的未来。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离众生示门人》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纷扰与修行之路的理解。开篇以“烟消”、“火灭”象征世事的短暂与虚幻,强调了“触来总起无名”的无常性,提醒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轮回。接着,词人指出修行的关键在于“道本易行易晓”,然而人心却常常违背,难以明了并实践。

“心魔障”揭示了人心中的贪嗔痴等烦恼阻碍了修行,只有去除这些障碍,才能达到“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的境地。词中劝导门人不要被世俗的是非和人我之争所迷惑,要像行尸走肉般摆脱束缚,明白真正的荣誉与耻辱在于自我救赎。

最后,词人鼓励门人通过调养气神,达到身心清净,回归自然的境界,实现“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的理想。整首词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马钰道教思想中的超脱与追求。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继重阳韵藏头

感重阳,然下访,是得悟黄粱。精麦髓,弟子谨供当。

上田田难种,恳告、神怎飞扬。

仙道,初心善,无刺亦无芒。

而无死寿,珠能语,句句难忘。怀真实宝,肯换圭璋。

内金花自绽,知得、别是清香。

常谨,谈妙用,不久性芬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继重阳韵藏头

谢王公,令身脱,田耕出祥光。然省悟,汞内结铅霜。

识尘缘恩爱,须当、念断情忘。

猿退,乎者也,从此便潜藏。臧。

堪可用,分修葺,玉洞金房。通得玄妙,知味闻香。

日逍遥豁畅,申处、同话琅琅。

辰好,端午正,玉性自然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傀儡谕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

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

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

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

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

乞悬丝相似,莫有无常。

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

龙蟠虎,汞铅烹炼,丹结做蓬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寄与平杜公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无人暂时思算。

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酒色气财历遍。

好休心、也好舍拚。好回首,好把元初事,好生了干。

奉劝疾些下手,恐阎罗不测,差鬼叫唤。

早与丘刘谭马,物外为伴。

静意清心径路,便名为、长生彼岸。

神光灿,跨青鸾归去,天地难管。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