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的《豫章吊徐孺子》。诗中通过对豫章(今江西南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徐孺子的缅怀之情。
首联“孺子高风著此亭,淡云衰草四边生”,以“孺子”指代徐孺子,点明了吊唁的对象,并通过“高风”二字赞美其高尚的品德。接着以“淡云衰草”描绘出一幅凄凉而宁静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颔联“满轮不解先生意,絮酒聊将国士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轮明月比作不解人意的旁观者,而“絮酒”则是轻柔的酒水,象征着对徐孺子的深情厚谊。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徐孺子的深切怀念。
颈联“丞相荒碑秋雨下,少陵烟艇渡头横”,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丞相荒碑在秋雨中显得格外孤寂,而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的烟艇则静静地停泊在渡口,两者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古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尾联“徘徊顾景伤心处,缺月高飞丽太清”,诗人站在风景之中,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伤感。此时,一轮残缺的月亮高挂在天空,明亮而清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徐孺子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