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回头烟树各天涯,婺女星边远寄家。

尽眼楚波连梦泽,满衣春雪落江花。

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鸦。

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回首望去,远处的树木都笼罩在烟雾之中,我像婺女星一样,远离家乡寄居于此。
眺望远方,楚地的湖泊连绵不绝,如同梦境般辽阔,春雪飘落在江边的花朵上,装点了衣裳。
成双成对的鸟儿如同大雁一样相伴,让人羡慕,而一只只归巢的乌鸦又让我心生向往。
谁说我跟随张博望(古代探险家),在空旷的天地间,我只是独自漂泊,如同泛舟在仙界的木筏上。

注释

回头:回转头来,指回首望去。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形容远方模糊的景象。
婺女星:古神话中的星座,此处诗人以婺女星自比,表示远离尘世。
梦泽:古代湖泊名,这里代指遥远的地方。
春雪:春天的雪,象征着春寒或清新。
江花:江边的花朵,象征春天的美丽景色。
得伴争如雁:比喻有伴侣的幸福,如同大雁结伴飞行。
归巢:返回鸟巢,象征回归家园。
张博望:古代探险家张骞,此处借指远游之人。
仙槎:神话中仙人的木筏,象征飘渺不定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名为《夏口行寄婺州诸弟》。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

"回头烟树各天涯,婺女星边远寄家。"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旅途中频频回首,看到一片片迷离的烟树,心中却想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们。"婺女星"指的是婺州(今湖北宜昌),这里象征着遥远的故土。

"尽眼楚波连梦泽,满衣春雪落江花。" 这两句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用尽了目光去观赏那一片片如梦如幻的水波,而自己却在春日的雪花中行走,每一步都沾湿了衣衫,仿佛连同着那些江边绽放的花朵。

"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像大雁一样有伴,与家人团聚。而每当看到鸟儿归巢,就不禁生出羡慕之心,想要也能回到温暖的家中。

"谁道我随张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似乎在回答那些说他追随着张博(唐代隐逸)的质疑,说自己只是想超脱尘世的羁绊,像仙人一样轻松地航行于天地之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切的乡愁和自由自在的心境。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庄自九驿路先至甬桥补阙由淮楚续至泗上寝病旬日遽闻捐馆回首悲恸因成长句四韵吊之

本约同来谒帝阍,忽随川浪去东奔。

九重圣主方虚席,千里高堂尚倚门。

世德只应荣伯仲,诗名终自付儿孙。

遥怜月落清淮上,寂寞何人吊旅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夏夜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

缭绕江南一岁归,归来行色满戎衣。

长闻凤诏徵兵急,何事龙韬献捷稀。

旅梦远依湘水阔,离魂空伴越禽飞。

遥知倚棹思家处,泽国烟深暮雨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悔恨

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笑也同愁。

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

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事不梳头。

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