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顺公问道

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

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

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

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我深知这一切都是虚幻,远行去拜访支公。
请问有什么方法,能在佛法中停留,从而逃离生死轮回?
秋天的苔藓覆盖着古老的路径,落叶堆积在稀疏的树林中。
佛法的方便就像开启的诱惑,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都如此。

注释

此身:自身,指诗人自己。
妄:虚幻,不真实的。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
何法:什么方法。
住持:保持、维持。
生死:生和死,这里指生死轮回。
秋苔:秋季的苔藓。
古径:古老的路。
萚叶:落叶。
疏丛:稀疏的树林。
方便:佛教中指灵活变通的方法。
开诱:开放和引导。
南宗:中国禅宗的一个派别,以慧能为代表。
北宗:中国禅宗的另一个派别,以神秀为代表。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真谛和解脱道理的探索。首句“此身知是妄”直接点出了身体非真实的概念,这在佛教中是常见的观点,即认为现世的肉体不过是一种幻相。

第二句“远远诣支公”表明诗人向一位高僧或智者求道,寻求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第三句“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则是对如何保持内心清净以超越生与死的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描绘了一幅深山古道之景。这里通过秋天苔藓覆盖的小路和疏密的萚竹叶子,隐喻了禅修的寂寞与自然融合。

最后两句“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则涉及佛教中关于修行方法的不同派别。方便是指以智慧和慈悲为基础的修行之道,而南宗与北宗是唐代禅宗两个重要流派,分别代表了顿悟与渐修两种不同的修行途径。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中对内心修为和解脱道理的探讨。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

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

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

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

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律合声虽应,劳歌调自悲。

流年不可住,惆怅镜中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日即事

芳菲那变易,年鬓自蹉跎。

室与千峰对,门唯二仲过。

宦情知己少,生事托人多。

草色微风长,莺声细雨和。

几时犹滞拙,终日望恩波。

纵欲论相报,无如漂母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秋日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晚次昭应

落日向林路,东风吹麦陇。

藤草蔓古渠,牛羊下荒冢。

骊宫户久闭,温谷泉长涌。

为问全盛时,何人最荣宠。

形式: 古风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