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后圃镜如圆,前圃方如席。

戴畚忘饥劬,擳发免涂泽。

树株工安排,雁鹜行比立。

从宦未几时,高柯隐长戟。

物在乃人亡,食甘惟种核。

薤露何易晞,春风总无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承芳所作的《悼亡》。诗中描绘了园圃的景象,通过镜圆、方席、劳作、树株、雁鹜行立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园圃之景喻人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后圃镜如圆,前圃方如席。” 开篇以园圃的形状比喻,后圃如同圆形的镜子,前圃则像方形的席子,形象地描绘了园圃的布局。

“戴畚忘饥劬,擳发免涂泽。” 这两句写园丁劳作的情景,即使戴着畚箕,也忘记了劳作的辛苦;即使头发被汗水浸湿,也避免了泥土的沾染,表现了园丁的勤劳与专注。

“树株工安排,雁鹜行比立。” 描述园中的树木排列有序,仿佛雁鸭成群结队站立一般,展现了园艺之美。

“从宦未几时,高柯隐长戟。” 转而提到自己的仕途生涯,短短时间里,高大的树木已遮蔽了长戟,暗含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之意。

“物在乃人亡,食甘惟种核。” 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活着的人还在,但亲人已逝,只能品尝着甜美的果实,却无法再与亲人共享。

“薤露何易晞,春风总无色。” 最后两句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薤露(薤菜的花)容易凋零,春风也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5)

李承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o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官大理寺评事。撰有东峤集十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其弟李承箕,字世卿,明代隐士,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时人称此兄弟为“嘉鱼二李”

  • 字:茂卿
  • 籍贯:明代湖北嘉鱼
  • 生卒年:公元1490年

相关古诗词

怀侍御马君思进

蜀道通天上,长安近日边。

夫君在何处,魂梦苦相连。

诗句人传道,恩私骨拟镌。

湖南多旧迹,春草自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湖广宁湖寺僧原亮

心自寒灰者,身犹火宅栖。

龙眠归钵底,虎负过溪西。

旧雨禅林在,新松梵宇齐。

长风递仙呗,出世入岩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閒书用石室韵

懒似三眠柳,娇痴吝转腰。

偶移蹊径步,聊赴野云招。

卉服染山翠,茶烟抹水消。

个中多药石,休觅鹿门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李攻仪真省父用青莲公江上吟韵

百分一棹空琼舟,唱将雏曲江水头。

蛾眉月光扫半淡,鹢羽风势疾还留。

子等待成千里骥,叔兮拚作一沙鸥。

骨透烟霞疑出世,门传组绶积崇邱。

放笔兴酣摇五岳,佩纫容臭耀中州。

膝前为答尊翁道,山泉莫合江波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